时间:2023-01-17 20:52:35 | 浏览:753
退休职工养老金将迎来“十八连涨”,异地他乡看病报销将更便捷,为外卖骑手等灵活就业人员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社会保障关系到千家万户。今年,你我的社保将迎来多种新变化。
变化一:退休人员养老金涨多少?6月底前有答案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这意味着,退休职工养老金将迎来“十八连涨”,城乡居民养老金也将有所提高。
职工养老保险方面,2021年养老金待遇上调,让1.27亿退休人员得到了实惠。2022年具体怎么涨?涨多少?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要求,由人社部和财政部牵头,6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
“坚持在发展中改善民生,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说,2022年,我国还将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资金在全国范围内互济余缺,困难地区的养老金发放将更有保障。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方面,过去一年,全国有17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提高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惠及7800多万老人,绝大部分是农村居民。
今年除上调中央确定的全国基础养老金标准外,截至目前,已有福建、江苏、海南、西藏、宁夏、贵州、山西等7省份公布了城乡居保省级基础养老金上调方案。四川等省份也明确年内将上调。
变化二:跨省就医直接结算如何推进?6月底前公布
根据要求,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6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让百姓在异地他乡看病报销手续更便捷,无疑将是政策发力方向。
目前,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经覆盖全国所有省份、所有统筹地区、各类参保人员和主要外出人员。
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国已有63个统筹地区的826家定点医疗机构,启动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
截至今年2月底,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联网定点医疗机构4.92万家、定点零售药店8.98万家。
据国家医保局医保事业管理中心负责人隆学文介绍,接下来还将指导各试点地区加快信息系统改造,扩大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范围,分类推进住院、门诊费用结算线上线下“跨省通办”。
此前国务院要求,确保2022年年底前每个县至少有1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包括门诊费用在内的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
变化三:个人养老金怎么投资?4月底前明确
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我国,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健全;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但第三支柱发展不够规范,特别是个人养老金制度还没有出台,使得居民缺乏获得更稳定和更大收益的养老金投资渠道。
根据部署,“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这项工作,由人社部、财政部、银保监会牵头,4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
据记者了解,目前顶层设计已经明确,第三支柱包括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两部分,皆由个人自愿参加。其中,税收政策的设计和优惠力度是关键因素。
《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已于2021年12月经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文件印发后,我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配套政策,推动制度落地实施,为人民群众养老提供更完善的制度保障。”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业内人士表示,接下来主要有两方面任务。一是建立有税收等政策支持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拟采取个人账户制,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提供更多个人积累养老金的制度选择。二是规范发展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产品,按照市场规则运作和监管。两者相互支持,共同促进第三支柱的发展。
变化四:全国医保用药范围何时统一?12月底前完成
由国家医保局牵头,将在12月底前完成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的相关工作。这预示着全国基本统一的医保药品目录即将到来,各地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的化药和中成药将基本一致。
按照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目录调整职责和权限,各地区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调整医保用药限定支付范围”。
此前,国家医保局已经印发《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持续推进省级增补药品消化,为统一全国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规范医保支付政策打下良好基础。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在统一的基础上,国家将进一步建立完善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规则及指标体系,及时将临床价值高、患者获益明显、经济性评价优良的药品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新药、好药。
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连续4年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507个药品新增进入全国医保支付范围,同时将一批“神药”“僵尸药”调出目录。国内上市的罕见病用药中,有40余种已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变化五:职业伤害保障如何保?年内持续推进
职业伤害保障,就是为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创设的“新型工伤保险”。《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提出,加强灵活就业服务,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年内持续推进。
2021年4月15日傍晚,在天津市南开区,外卖骑手在风雨中骑行过马路。新华社发(孙凡越 摄)
由于缺乏稳定的劳动关系,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往往难以获得工伤保险保障。但随着相关政策的推进,今年试点城市和相关平台的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将补齐职业伤害保障的短板。
美团CEO王兴近日表示,美团将在政策指导下积极参与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确保试点项目按计划时间表进行,并将支付参与试点骑手的所有费用。
“目前北京、上海、四川等省份,已着手在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和同城货运行业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筹备工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表示,随着全国统一的信息平台建成,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将正式落地,并为之后在全国推广探索经验、积累数据。
职业伤害保障能保哪些情形?赔偿待遇如何?据业内人士介绍,职业伤害保障由平台企业缴费,就业人员个人不缴费。其保障的范围和情形、待遇的标准和水平,与工伤保险总体保持一致。(记者姜琳、彭韵佳)
来源: 新华社
梦若神机(49万)粉丝:下午有望反转,持股不动凸教授归来(53.3万)粉丝:震荡回调不惧,坚定看涨来自股市的猩猩(54.9万)粉丝:权重股明显下跌,可能震仓洗盘股侠钟超(68.8万)粉丝:未收评稀豹(39万)粉丝:下午或收中阳线看反弹以上就是大V们的个人看法,可以说明大盘的高位线始终没有明显突破的进展,似乎还在进行震荡平稳走势,尽管金融券商或者新能源等相继几日的暴涨依然没有上升,主力资金可能在进行压制目的就是困惑散户,等散户们觉得无望大涨了再进行拉高。
大盘分析指数意外的连续走强,昨天领涨的创业板全天再涨17%,收盘成功突破30日线阻力。明天市场要震荡开始争夺3300这个压力位了,接下来就是看成交量以及券商能否继续发力。如果能突破的话,那接下来一段时间还会走出反弹行情,如果不行的话,估计就是回调了,不过也顶多是回踩后再反弹,最终的都是反弹,只是过程要曲折点罢了。
随着货币基金收益率继续下台阶,部分货基通过降费让利投资者,以增加产品竞争力。在货币基金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上,郑雪莹表示,首先应明确产品属性、回归本源,流动性和安全性仍是重中之重,从而保障持有人利益,努力提供长期持续稳健的回报。
今年以来很少操作,但总体亏损已超过百分之二十,相信大多数去年赚钱的韭菜今年也在亏损。我从东方财富上梳理了一下今年的资金流向,最早可以查到1月28日,到今天一共122个交易日。由此可见,主力资金一直在源源不断的流出,韭菜当然只有被收割的命。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固收”基金(按过去的计算方式,包括混合型一级债、混合型二级债、偏债混合型基金、可转债基金)的合计规模近25万亿元,而在2019年底,这一数字还不足万亿。其中,偏债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就是这类产品最常见的基金类型。
作为资深投资人,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阎焱表示,大变局下投资应该考虑的首要因素是风控,而不是回报,投资人需要降低投资回报的预期,把目光聚焦至从0到1的颠覆性原创技术。在我看来,风险投资的周期和宏观经济的周期不是一致的。
定期理财之所以受欢迎,甚至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将替代收益率不断下滑的货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投资范围和久期。笔者随便翻一只9月10号开售的360天期定期理财产品,《投资组合说明书》显示,该产品的固收类资产投资范围在0%-190%。
想变富,转思路:普通人致富的5大“生财秘诀”,助你告别贫穷当下这个时代,相信绝大部分的人感受就是钱难赚、钱不够用、钱不经花。说白了,作为普通人,要想变富首先必须改变思路。第五条:结交富人要想成为有钱人,就得靠近他们,把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搬到自己身上来。
加了约2%的53度飞天茅台酒的78g装茅台冰淇淋,售价59-66元,是茅台有史以来首次以“茅台”命名的非酒类食品产品。与微不足道的利润相比,茅台真正看中的是这些吃冰淇淋的年轻人。“i茅台”的运营模式,将经销商纳入整个服务流程,然后缩短渠道距离实现成本优化,提升代理渠道端的利润,还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渠道掌控力,与消费者展开更直接的互动交流。
8月3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茅台”)(600519)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617亿元,同比提升1738%;从废除拆箱令到推出12箱装产品,从“i茅台”APP研发上线到茅台冰淇淋点燃夏日,在丁雄军接任近一年的时间里,稳价、年轻化两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