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8 17:24:11 | 浏览:4178
央广网崇左7月25日消息(记者吴良艺 通讯员卢文斐 莫丽萍)稻苗作伴,田泥为家。炎炎夏日,在崇左市扶绥县中东镇三哨村稻鳖共生的稻田里,连片的水稻长势喜人,身形“矫健”的甲鱼藏身于稻田泥里品尝天然“饵料”……这是近年来扶绥县探索的稻鳖同住一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的生态种养新模式。
农户展示养在稻田里的龟鳖(央广网发 卢文斐 摄)
中东镇素有养殖龟鳖和种植水稻的传统,但怎样让有限的土地实现最大限度“生金长银”?这是近年来萦绕在中东镇干部和农户心头的一大问题。“我们经过探索,决定实施稻渔综合种养殖,在稻田原有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田间改造,让稻与鳖‘住’到同一片田里。”中东镇副镇长韩明威说。
生态稻鳖综合种养基地(央广网发 卢文斐 摄)
稻与鳖同“住”一片田能带来什么好处?“在“稻鳖共生”模式下,稻田为龟鳖提供良好的摄食、晒背场所;而龟鳖的爬行有效疏松了农田土壤,干扰了害虫的繁殖,其代谢物也可为水稻生长提供养料。”广西承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烽华告诉记者。
产量和收入的变化,让农民实实在在感受到“稻鳖共生”模式带来的红利。“之前单纯种水稻的时候,每亩地能产约1000斤,产值约3000元。”回忆起从前的日子,三哨村的农户黄先生说。“如今,通过实施稻渔综合种养殖,我们家每亩田能够亩产稻谷约1600斤,而且还有约260斤的黄沙鳖,每亩地产值可达2万元以上。”
生态稻鳖综合种养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央广网发 卢文斐 摄)
从亩产3000元到亩产2万元,通过稻与鳖同“住”一片田,黄大哥的农田成为了“万元田”,这也是中东镇探索稻渔综合种养殖,助农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
“接下来,中东镇将继续通过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升级改造第一产业,加快从传统农业向绿色生态高效农业的转变,集中解决粮食稳产、农民增收和生态环保等问题,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产,一季多收’。”韩明威表示。
合理配置理财资金要按照稳定性和收益率的不同,合理搭配投资理财资金。这样既可以保证收益率,又能保证安全。月光族是没有未来的。所以,对子女的投资,回报率是最高的,必须做好这部分资金规划。如果你现在还是月光族,甚至是寅吃卯粮的年轻人,如果你现在是上有老下有小,压力重重的中年人,就更需要尽快学会财富思维,让自己拥有财商,用头脑和金钱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想变富,转思路:普通人致富的5大“生财秘诀”,助你告别贫穷当下这个时代,相信绝大部分的人感受就是钱难赚、钱不够用、钱不经花。说白了,作为普通人,要想变富首先必须改变思路。第五条:结交富人要想成为有钱人,就得靠近他们,把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搬到自己身上来。
案例中采取的“小招”是本专栏收录的营销智慧中很少的一部分,如果你现在经营困难,如果你缺少顾客,如果你的产品卖不出去,不妨可以在专栏合集中找找是否有适合自己的行业,看看聪明人是怎么做生意的。当然,这里举的活动(行业)案例只是很少一部分的方法,我的专栏里还有更多的关于实体店经营的策略、机会以及“套路”。
关注身边的赚钱途径我上面说了创业非常不容易,那么对于普通人而言,发家致富难道就无路可走吗?对于普通人而言,选择身边适合自己的小生意,自己亲自去脚踏实地去做,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家致富途径。利用好自己的业余时间对于普通人而言,想创业没钱,打工只能糊口,似乎一穷二白,其实还有一笔最重要的财富,那就是时间。
如此干了几年,手上也有不少的钱,2000年,张大哥听人说茅台酒是个好东西,存上几年,天上的仙酿也不过如此。于是开着车就去专卖店定了五箱53度飞天茅台。在度过这一难关之后,他心思活泛起来了,没想到茅台酒这么值钱,这收益比打工强多了。
不管是去餐馆吃饭,还是大街上问路,或是入住酒店,都能感受到南宁人的热情。有说南宁是“骑在电动车上的城市”,还有说“南宁是一座没有电动车就守护不住爱情的城市”,由此可看出电动车在南宁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最为关键的是青秀山景区很大,我转了大半天景区还有不少区域没去,如此大的景区门票只有20块钱,那是相当划算。
02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若干措施》提到鼓励汽车消费,落实部分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税收优惠政策,拓宽新能源汽车销售渠道。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广西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
财政收入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直接联系,在我国各地区财政收入格局中,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财政收支能力往往更强,广西位于我国华南西部地区,一直以来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2022上半年财政收入方面,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5799亿元,增长-16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06%。
8月18日12时58分,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报警称:位于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弄里村地联屯半山腰上的一个天坑里有3人被困,情况紧急,请求救助。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救援,3名被困人员被成功救出并移交给现场医务人员。
央广网南宁8月19日消息(记者黄月芬通讯员李素芳吴芳芳)8月18日12时58分,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位于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弄里村地联屯半山腰上的一个天坑里有3人被困,情况十分紧急,请求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