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0 22:21:25 | 浏览:4380
2021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在这一年中,上海发生了哪些激动人心的大事?又有哪些新闻对你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共一大纪念馆开馆迎建党百年、第四届进博会成功举办、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一起回顾一下2021年上海的这些新闻,详见↓
一
中共一大纪念馆开馆迎建党百年,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并作出深刻阐释。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全力守护好、建设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馆五址”等完成建设修缮改造,中共一大纪念馆建成开馆,《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正式施行。红色旅游初步构建产品和服务体系,认定612处红色资源、250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认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至12月初,接待游客超206万人次。“七一”前夕,成功召开“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上海的实践”特别对话会。
二
习近平在第四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向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致贺信
11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主旨演讲,展现中国对外开放决心。进博会期间举行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高层论坛。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2900多家企业参加进博会企业商业展,创历史新高。11月4日,2021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全球航运业及产业链国际组织、领军企业的1200人次线上线下参与论坛。上海进一步深化国际航运事务合作,努力把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三
坚守国门城门,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8月20日,浦东机场7万余名员工连夜筛查,两天完成两轮全员核酸采样。10月31日晚,迪士尼乐园数万游客有序接受核酸检测,烟花照常燃放传递信心与温情。上海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扬“事不过夜”精神,有效应对多次本土零星散发疫情。社区、医疗、口岸、公安、教育等一线工作者筑牢防线。市民树立“人人都是第一责任人”意识,配合做好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有力有效推进疫苗接种,覆盖人群占全市常住人口的94.21%。
四
市委全会通过《意见》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
6月22日,中共上海十一届市委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软实力的“加速器”作用,让核心价值凝心铸魂、让文化魅力竞相绽放、让现代治理引领未来、让法治名片更加闪亮、让都市风范充分彰显、让天下英才近悦远来。
五
浦东“引领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五个新城建设推进落实
7月1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发布,赋予浦东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年内,围绕引领区建设,8部地方性法规规章等出台,涉及深化“一业一证”改革、知识产权保护、数据管理等多个方面。2月18日,国务院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至11月,总体方案29项政策措施已落地23项,接近80%。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市委书记李强实地调研“五个新城”建设并举行座谈会,推动新城建设加快落地落实。支持五个新城建设,17项交通建设工程和19项民生重大工程先后集中开工。
六
多项民心工程、为民办实事项目提前完成
新年首个工作日,上海召开现场推进会部署推进民心工程。16项民心工程取得积极成效,苏州河华政段“一带十景”全线开放,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1000台目标已提前完成。截至11月底,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达80万平方米,占全年目标的114%。年内,新增1万个公共充电桩、推出200家早餐工程示范点、完成中心城区11条道路积水改善等为民办实事项目也提前完成目标。12月15日,新一批保障性租赁住房集中开工,15个项目总计115万平方米、1.85万套。
七
国内首个超大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上线
6月10日,国内首个超大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上海城市运行数字体征1.0版正式上线,通过海量数据为城市实时“体检”。上海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意见》提出15条举措,明确到2035年,上海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11月25日,上海数据交易所揭牌成立,当日完成金融、交通、通信等八大类数据产品挂牌20个。
八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持续增加
全年,上海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0家,外资研发中心25家。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31家,外资研发中心506家。上海“总部经济”动力强劲,保持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集中城市地位。前三季度,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比去年同期增长9.8%,同比增速与全国保持同步,两年平均增长4.6%。上海经济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12月21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总结当年经济工作,明确目标要求,部署新一年经济工作。
九
首次同时摘得国家科技奖“三大奖”高等级奖项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上海首次同时牵头摘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高等级奖项,体现了上海科创策源功能“硬实力”和创新生态环境“软实力”。上海做强科创引擎。全球首条超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商业化示范段成功送电运行,创五项世界纪录。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在全球率先完成相关实验,被《科学》杂志评价为里程碑式进展。
十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北区)开园,浦东美术馆、上海天文馆开放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北区)开园,申园等景观景点与市民游客见面。浦东美术馆、上海天文馆等一批文化科普设施成为城市新地标。上海“演艺新空间”达100家,舞台延伸至写字楼、商场、浦江游船等。推进演艺大世界建设,文艺院团探索做强驻场演出品牌。舞剧、杂技、民乐、戏曲驻演矩阵初步形成。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崇明举办,吸引国内外2600多万人次线上线下观展。
编辑:吴维嘉
上海,简称“沪”或“申”,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地处长江入海口,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上海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近代
男子深夜驾驶玩具卡丁车上路结果被网友举报了近日,一名驾驶卡丁车违法上路行驶的男子被上海宝山公安查处,违法嫌疑人邓某被警方处以罚款1000元的处罚。8月15日,上海公安局宝山分局接网民举报称,前一天深夜,有人驾驶卡丁车在锦秋路的非机动车道内穿。
上海百强企业榜单以上一年企业财报公布的营业收入作为排名标准,每年都传递出重要的经济发展信号。从2022年榜单来看,上海百强企业总体呈现较快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实。备受关注的2022上海百强企业排行榜于8月30日正式公布。
杨浦区副区长王浩表示,今天,杨浦区报告1例社会面发现的阳性感染者。澎湃财讯8月25日17:00,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34场新闻发布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阳性感染者此前7天内活动轨迹除居住地外,主要涉及。
对于大体重人士来说,借着暖春进入封闭式减肥训练营减重,有望在夏天到来前,完成华丽丽的逆袭。值得留意的是,目前市面上的减肥训练营大多借用度假村、酒店、健身房的健身场地展开训练。三月不减肥,四五六月徒悲伤。
8月18日8时30分,伴随着鸣笛声,以“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号冠名的高铁列车驶出铜仁站,驶向上海虹桥。这也是铜仁站首次开行直达上海虹桥站始发高铁列车。这辆以“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号冠名的高铁列车,车身、座椅、行李架等贴满了“梵天净土·桃源铜
3月31日,浚县在对上海返乡集中隔离人员例行核酸筛查中,发现2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现将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无症状感染者1:系上海市闵行区贝特威自动化厂员工,浚县小河镇张刘庄村人,于3月29日16:17,从上海市闵行区乘坐Z40列车16车
“十三五”时期,铜陵城市面貌再提升一个档次,新建成北斗星城、吾悦广场、一中西湖校区、西湖南邻里中心等一批城建项目。并再新开工温德姆酒店、北师大铜陵实验学校、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入“十四五”时期,铜陵城市建设会有什么发展?城
浦东机场P4与长时停车库位置关系《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通讯员尚机轩 报道:12月31日零时起,上海浦东国际机场P4长时停车库正式启用,这是目前上海最大容量的立体停车库。本次将首先开放两个停车区,可同时停放2732辆车,从而有
据央视网消息 近日,在海关总署缉私局指挥下,上海海关开展打击走私进口濒危物种专项行动。打掉专门从事小叶紫檀走私进口的团伙3个,抓获相关嫌疑人7名,现场查扣涉嫌走私进口小叶紫檀共计50余吨。侦查中发现,多个专门走私小叶紫檀的团伙从境外组织货源